淺談人工關節置換術(轉)

2012082118:02





(關於人工關節..這篇比較完整..不過發表日期是民國86年..醫生朋友說..現在手術技術與製成品已經更大大改良了..置換之後有毅力復建3-6個月..即可安心使用約20年..這還是值得考慮的..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淺談人工關節置換術
主筆:陳威明醫師 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
日期:86/4/08
分類別:部位:骨關節 疾病:人工關節


摘要:
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及醫學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逐年延長,老年病患隨之逐年增多。關節炎在老年人口中,占有相當高的罹患率。初期,我們可以嘗試保守療 法,如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熱敷﹑減輕體重等。當關節病變嚴重至保守治療無效,或己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及變形時,人工關節置換術將可明顯減輕症狀﹑矯正變 形及改善關節功能,據統計,美國每年全人工關節置換可達15萬例以上,且逐漸增加中,它己成為骨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

內容:
什麼是人工關節置換術﹖
 一般民眾對於人工關節並不十分了解,常以為手術時,會將關節全部切除,裝上不銹鋼關節,術後肢體如同機器人一般,生硬而不自然。其實,人工關節置換術只 是將己磨損破壞的關節面切除,如同裝牙套一般,置入人工關節(圖一﹑二、三),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它可以說是本世紀骨科手術最偉大的突破之一。
 目前它己應用於治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等疾患,但以全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最為普遍。人工關節的設計及材質是 生物力學專家﹑材料工程師及骨科醫師不斷努力的智慧結晶。它多由金屬和高密度的塑膠質材,依照人體關節的構造﹑形狀和功能製作而成。金屬的種類,包括鈦合 金(Titanium)﹑鈷鉻合金(Cobalt-Chrome)及不銹鋼(Stainless steel)等,而塑膠材質是高密度耐磨損的聚乙烯(Polyethylene)。為了讓關節和骨骼緊密結合,日後不易產生鬆動可使用骨水泥(Bone cement)固定或利用人工關節上的孔狀處理(Porous coating),讓骨頭長入。

那些情況需行人工關節置術?
 骨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目前施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最常見的原因。當關節炎較嚴重時,關節面軟骨會嚴重磨損破壞,甚至 出現變形,往往會導致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此時保守治療多成效不彰,人工關節是最佳的選擇。其它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於較嚴重時亦 常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頸骨折為避免日後產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及骨折癒合不良併發症,亦是行人工關節置換的適應症。人工關節置換後,大多數 病患的疼痛可以減輕甚至完全解除,關節的功能及變形亦可明顯改善。

人工關節的壽命有多長?
 病患常問醫師這個問題,其實它沒有一定的答案,如同開車一樣,如正常使用沒出意外,車子可以開很久;假如不加以愛惜每天超載走崎嶇山路,咸信不久就壽終 正寢了。一般說來,如能正常使用,有90%的病人可使用十年以上。愈年輕、活動力愈強或體重愈重的病患,人工關節較易磨損鬆動,所以除非特殊情況,醫師會 儘量等病人年齡大一些再施行關節置換。同時也希望病人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人工關節磨損及日後重新置換的機會。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正常行走?
 人工關節置換如同倒吃甘蔗,愈吃愈甜,術後前幾天較辛苦,待引流管拔除後(約兩、三天),即鼓勵病人下床,以助行器或拐杖練習行走,並開始床邊的復健運 動,術後約七至十天可出院。如關節固定方式是採用多孔性固定(Porous Coating),術後通常需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六週至三個月,減少關節承重,以使骨頭長入孔狀人工關節表面,產生牢固的結合。如果病人較高齡(一般大於 70歲),骨質較為疏鬆或有腦中風等神經病患,需早日下床行走,醫師多會使用骨水泥(Bone cement)固定人工關節,術後肢體可以馬上承重,縮短拐杖使用時間。一般說來,術後三個月日常活動可漸回復正常。病患偶而仍會覺得肢體輕微腫痛或酸 麻,只要沒有疼痛加劇或出現發炎現象,不必太在意,隨著時間會漸入佳境。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需注意什麼?
 台北榮總骨科病房於病人行關節置換術後,均會給予病人一份衛教資料,除告知病人定期回診外,並提醒病人如何繼續加強肌肉的復健,避免不適當的姿勢和動 作,我們也希望病人能保持理想體重,遇有傷口腫痛加劇,有分泌物、聽到關節有異常聲響或是關節受傷造成行走困難時,應立即返院檢查。此外當您有牙疾需找牙 醫治療,皮膚上有任何傷口發炎或需接受其它手術時,請您在就醫時,告知醫師您是一位已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病人,請給您一些預防性抗生素,以免細菌進入關 節,導致嚴重感染。

人工關節置換有何危險性及併發症?
 任何手術均有其危險性,手術前麻醉醫師會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如需要還會請其他科醫師會診,萬事具備後再行手術,讓手術的危險降至最低。目前在台北榮民 總醫院人工關節置換已是非常平常的骨科手術,全年可達1000例左右,危險性極低。至於術後的併發症以感染(Infection)最具破壞力,它可能發生 在術後幾天內,也可能於幾年後發生。輕者需抗生素治療,重者需將人工關節拔除、清創,待感染控制後再植入新的人工關節。所幸它鮮少發生,以全人工膝關節置 換為例,它的發生率約在1%左右。

其它的併發症可歸類如下幾點:

*人工關節鬆動(Loosening)
 這是人工關節置換術最常發生的併發症。以全人工膝關節為例,手術五年後,發生鬆動的機率約3% ~ 5%亦不常見。

*人工關節脫位(Dislocation)
 較常發生於全人工髖關節,發生率約3%左右,大部分發生於術後不久,多可由醫師徒手復位,鮮少需行手術復位,復位後常要穿外展支架(Abduction Brace)保護一段時間。

*人工關節磨損(Wear)及破損(Breakage):
 由於人工關節設計及材質的改良,發生率已日益降低。

*其它
 如血管、神經受損、骨折、靜脈栓塞、關節不穩定等,種類雖多,所幸均屬罕見。

結言
 經過無數專業人才的努力,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安全而普遍的骨科手術。當您的關節病痛已無法用藥物或其它治療方式控制時,找一位有經驗的骨科醫師行關節置換,它將可解除大部分的疼痛,讓您重新擁有正常的日常生活。

轉載自:榮總人第十二卷第十一期

(本文謹表示作者於該日期之主見,非永恆不變者,有病時仍請儘速就醫治療。)

http://www.vghtpe.gov.tw/doc_vgh/orth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