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上)

2012072319:46
(前言:這是一篇完整的研究報告..)

篇名: 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 報紙如何報導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 作者: 吳孟津


摘要

近年來名人罹患憂鬱症,甚至因憂鬱症自殺導致死亡的消息不斷見報,使得這個新興疾病成為媒體話題的新寵。本研究嘗試以近兩年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有關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為樣本,用內容分析法檢視三報如何報導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並觀察此類新聞報導有何特性。研究結果發現名人患憂鬱症報導量有增加的趨勢,新聞主角並以演藝人員居多。然而除了少部分憂鬱症經驗分享的報導外,內文鮮少有和憂鬱症相關的論述,憂鬱症反而成為名人頭銜或是名人上媒體版面的美麗藉口。

關鍵字:名人、憂鬱症、報紙

壹、研究動機

「我想殺媽媽!」這是曾患憂鬱症的藝人大S一句經典名言,近幾年來,關於藝人患憂鬱症的新聞層出不窮,香港演藝明星張國榮因憂鬱症自殺引發一股自殺潮;前陣子引起演藝圈一陣喧然大波的綜藝界喜劇泰斗倪敏然亦因憂鬱症自殺,到綜藝大哥大蔡頭、青蛙王子高凌風,和近日來因光碟事件成為媒體注目焦點的澎恰恰都坦承受憂鬱症所苦,有越來越多在螢幕前光鮮亮麗的藝人像是「出櫃」般的自我揭露罹患「憂鬱症」的秘密,並透過媒體呼籲大家要正視憂鬱症,積極就醫,精神醫師陳國華日前也被報導因憂鬱症自縊身亡,此等例子不勝枚舉。名人患症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和焦點,媒介對於憂鬱症的報導因此大幅度增加,也引起了大眾對此類精神疾病的高度重視。

陳俊欽(2004)表示,在學界提到的憂鬱症,學者所指的通常是「重度憂鬱症」。但是後來由於媒體與輿論的關注,一些公眾人物大力宣導,加上自殺事件頻傳,「憂鬱症」這個名詞被使用的機率越來越高,但是有趣的是,每篇報導的「憂鬱症」都不太一樣,有的報導中描述甚至和憂鬱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媒體呈現上,憂鬱症往往代表精神方面的異常、壓力過大、自殺事件等。

憂鬱症儼然成為二十一世紀承受巨大壓力新生活型態的人們的文明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憂鬱症列為與愛滋病、癌症並列的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胡維恆等,2001;陸汝斌,2005)。由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憂鬱症患者已佔全界人口的3%,甚至更多(董氏基金會,2001)。報導顯示,有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美國心理衛生研究院報告也指出,18~74歲的成年人有15%曾罹患憂鬱症,但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接受治療(陸汝斌,2005)。一個個承受鎂光燈焦點的幕前人物揭發,尤其是演藝圈不斷釋出關於憂鬱症的新聞後,自傷自殘新聞層出不窮,廣為人知受到輿論重視。

然而在這些因名人身分見報的憂鬱症新聞裡,在媒體及消息來源們對憂鬱症所設定的框架之下,所作的每一篇有關於憂鬱症的報導,真的呈現出「憂鬱症」這個病症的真實原貌了嗎?有憂鬱徵兆的出現就等於患有憂鬱症嗎?媒體對於憂鬱症的描述與了解是否有因為事件的增加而與日俱增?對於憂鬱症論述的消息來源是非專家的名人們或是精神醫學專家?是否讓閱聽眾因此暸解何為憂鬱症?其中報導中的用語偏向正面溫馨還是負面評價?在這個憂鬱症受到高度重視的年代,聲稱罹患憂鬱症的「名人患者們」見報是真有其事,或是另有目的?

名人因其身分,特別容易成為媒體關懷的對象。Kitch(2000)表示新聞媒體為人們知曉名人的場域,其筆下所呈現出的名人影像,鼓勵民眾以其為真實的眼光看待,這些明星代表了現代社會中「人」的角色,邀請讀者在影像背後找尋真實自我,彷彿透過報導關於名人的道德故事,引起讀者的情感投入、對名人的好奇和窺伺,同時告訴讀者如何生活。他並認為正因為媒體對於報導公私領域界線的模糊,使得當代名人的魅力大增。名人患憂鬱症新聞,也就是私領域的例子之一,自然比一般人患病易受到媒體青睞與民眾囑目。因此在名人患憂鬱症新聞對讀者有一定渲染力之下,檢視其新聞內容如何呈現有其必要。

普遍而言,大眾對於憂鬱症的印象就是「情緒低落不穩定」、「失眠」、「想自殺」,彷彿只要出現這些症狀的某幾個就可以宣判有憂鬱症,殊不知在這些形容詞的背後還有更精細的分析,醫師才敢斷定病狀及用藥。一些與憂鬱症完全不相干的問題也被貼上憂鬱症的標籤,「患者」或「非患者」自動對號入座,形成未經權威證實的「病識感」。所謂病識感就是指病人知不知道自己生病,然而這是否造成一個現象,即具有「完全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也願意配合就醫)的人拼命往醫療體系鑽,而真正生病卻沒病識感(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的人卻構成憂鬱症醫療體系的漏洞?而這些對於憂鬱症的病識感又是從何而來?陳俊欽(2004)表示即使「憂鬱症」在醫學上仍未有確切的定論,只能憑醫生看診時依據病人的言談、外觀、經驗等去評斷,但卻仍有個限度,未像媒體所勾勒出的「非官方」憂鬱症範圍如此廣泛。因此在不斷釋出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的媒體大環境裡,有必要檢視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的特性、真實度,憂鬱症新聞如何被呈現,更重要的是名人在此類新聞裡如何被呈現。

有鑒於此,本文將以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討論新聞如何形塑、呈現「憂鬱症」此特定精神疾病及「名人」,所作的每一篇有關於名人患憂鬱症的報導是否真實呈現出「憂鬱症」這個病症的原貌,讓閱聽眾暸解何為憂鬱症;媒體對於憂鬱症的描述與了解是否有因為報導量上升而增加;對於憂鬱症論述的消息來源為何,而名人在新聞裡的定位為何,又是扮演怎樣的角色。

貳、文獻探討

(一)何謂名人

Hartley(2002)認為名人是身份的記號語言學,存在於把身份視為社會文化及政治議題的社會。名人就是以其身分特殊性聞名於媒體報導上的個人,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人,包括政治家、音樂家、運動明星、演藝明星、模特兒、罪犯、電影電視節目的人物、甚至是實境節目的參與者等都算名人,媒體常會報導這些「不平凡」的人物所經歷的「平凡」事務,例如結婚、離婚、愛情、生病等。

Kitch(2000)提出在美國文化裡,名人同時是個人和國家身份的標記,象徵團結人民的廣大議題和價值觀點,「名人現象」(the phenomenon of celebrity)傳達出受眾對於「個人渴望」和「集體認同」的重要性,也就是即使名人身份特殊,卻重視其「平凡」的一面,以和受眾作連結。同時Kitch也提出新聞和名人相輔相成的特性:新聞對名人的角色在於記者把名人塑造成神話、英雄般人物,融合了報導名氣和新聞價值及對公眾的重要性,卻同時以平凡口吻描述,以「基本」價值串聯起受眾和名人的關係。而名人對於新聞的角色則是在於名人使記者能夠以增加名人文化權力的方式,重現發生在名人身上的事件。

(二)何謂憂鬱症

隨著社會步調加速、生活壓力節節上升、原有家庭支持網絡弱化,也就是從原有的大家庭逐漸走向小家庭制,而同時新的社會支持網絡未能快速建立,罹患憂鬱症人口便可能快速增加(陸汝斌,2005)。本研究綜合陸汝斌、陳俊欽、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和Buckman & Charlish對於憂鬱症的定義做介紹。(陸汝斌,2005;陳俊欽,2004;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2001;Buckman & Charlish, 2001/何修宜譯)

如上述所言,醫學上對憂鬱症迄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是分別「憂鬱症」和「憂鬱」、「焦慮」、「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學理上的分別卻是有其必要性的。若要知道媒體有無偏頗的框架憂鬱症,則先對憂鬱症有初步的了解。憂鬱症可能只是描述一群憂鬱特徵的集合體,不特定指哪一種特殊類型的憂鬱病患換句話說,憂鬱症可能包括很多不同類型,不同病患間可能有很高的異質性(陸汝斌,2005)。

首先,先從幾個特點探討及定義「憂鬱」。憂鬱是一種情緒的狀態,通常指情緒低落的現象,泛指人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憂鬱症也被稱為「心的感冒」,在所有症狀當中,心情是否異常為其重點,因此在歐美憂鬱症又被稱為「情感障礙」(mood disorder)(董氏基金會,2001)。憂鬱是有其主觀性及相對性,舉例說明,若是一對夫妻長年相處貌合神離,彼此之間早已沒有感情及相處困難,離婚對有些人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帶來舒坦的感覺,但對其他人而言,卻可能是帶來巨大的憂鬱,因此憂鬱是主觀的、相對的,端視當事人如何感受,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而異。

憂鬱症的第三個特質是不一致性。一個常常吐苦水抱怨自己活得不快樂的人不見得有其表現出來的那樣憂鬱,同理可證,一個不抱怨、不吐苦水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心情好不好的人不代表就較不憂鬱,相反的可能其憂鬱程度比說出來的人嚴重的多。另外,憂鬱是具有偶發性的,意指憂鬱有時候是沒有原因的,一片落葉的凋零可能引發某人的憂鬱傾向,就算是一聲大笑也可能引來憂鬱,而且即使一切狀況都還尚好,憂鬱仍可能來襲。綜合上述,可以得知憂鬱具有「主觀性」、「相對性」、「不一致性」及「偶發性」。

憂鬱的發生會影響人們的認知、情緒、思想、行為、語言及生理症狀等,也就是透過對這些徵兆的診斷分別,醫生得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憂鬱症。憂鬱影響認知是指憂鬱的時候彷彿戴了一副灰色眼鏡,看出去的所有事情都是那麼的悲情,忽略了所有正向且快樂的事情,而專注於那些不快樂的事件,甚至遇到快樂的事情也像是事不甘己,因此陳俊欽(2004)表示有些自殺研究也顯示,憂鬱並不是造成自殺主因,「憂鬱認知」才是。而憂鬱認知最嚴重的程度就是從對人生的無力感、無助感轉到無望感,才會轉而起念結束生命的想法,進而去實行就是憂鬱症的緊急情況了。憂鬱影響思想即鑑於此,對任何事情的「否定」即為憂鬱的特徵之一。憂鬱影響情緒除了情緒低落的外顯方法外,也有可能會呈現「煩躁異常」、「為小事情生氣」等症狀,甚至憂鬱者臉部表情會減少,卻未必會哭,因此並不是天天哭泣即代表患有憂鬱症,哭泣可以是正常發洩,也不見得是憂鬱的代表性指標。

所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對人生的低潮及巨大壓力時,憂鬱或焦慮的情緒是必然的,這時候的焦慮反而對生命是一種保護,例如指考當前,學生們感受到迫切的需要去念書以應對,此種焦慮便是正向的、有益的情緒。或是失戀、吵架的時候,不安、難過得情緒引起淚水宣洩,有時候也是一種正當的焦慮,保護自我的方式,一個完全不會焦慮的人反而才更令人擔心,因此憂鬱、焦慮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此傾向出現即要把自己貼上「憂鬱症」的標籤。因此分辨平常性憂鬱和「病態性憂鬱」是必須的,憂鬱症所要處理的便是病態性憂鬱,即使是治療也不是以完全不再憂鬱為目標,因為偶發性的憂鬱是在所難免的。

那麼何謂病態性憂鬱呢?從幾個指標來評斷。第一,憂鬱已經造成別人的危險。當一個罹患憂鬱症的爸爸在萬念俱灰時欲帶著自己的小孩走上黃泉路,就構成造成別人危險的條件。第二,憂鬱已經造成自己的危險。如果患者一心求死,不吃不喝,努力找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那麼憂鬱便造成自己的危險。第三,憂鬱嚴重影響患者生活。這樣的指標成為精神科醫生判定病人是否患有憂鬱症的主流,也就是患者當下的憂鬱情緒是否影響到患者的生活機能、心理狀態及社會功能,例如曠職、曠課過多、身體狀況變差等。

陸汝斌(2005)提出憂鬱症在臨床上的四大基本症狀。第一,思考上的憂鬱,患者出現明顯無助、無價值感、罪惡感、自責,以至於反覆出現自殺念頭,甚至真的導致自殺行為。第二,情緒上的憂鬱,明顯的愁眉苦臉、悲哀、沮喪、悶悶不樂、焦躁不安或易怒等。第三,行為上的憂鬱,失眠或過度睡眠、激動不安、食慾上升或下降、對各種活動失去興趣等。第四,身體上的憂鬱,頭痛、眼花、胃脹等身體不舒服症狀。

接下來要辨別的就是憂鬱症和其他病狀的不同之處。許多疾病都會出現憂鬱症狀,諸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甚至癌症都會引發憂鬱,但並不會被稱為憂鬱症,真正能稱之並常見的典型憂鬱症只有「重度憂鬱症」、「輕度憂鬱症」、「復發性短暫性憂鬱症」以及「情緒低落症」(陳俊欽,2004),這四項的病徵都只有憂鬱而已,不像精神分裂症可能伴隨著幻聽,而躁鬱症可能情緒過度興奮即使聽到了悲傷的消息。若是一個患者的憂鬱有一定的程度且持續一段時間(通常是兩個禮拜),即稱其罹患的「重度憂鬱症」,若是憂鬱達到一定程度,但時間不合格時,即稱其患了「復發性短暫憂鬱症」,若是憂鬱程度未達一定程度,但時間合格,即稱其患了「輕度憂鬱症」,最後若患者長期情緒低落,通常高達兩年以上,但憂鬱程度並不算非常嚴重,即稱之為「情感低落症」。

憂鬱症在醫學上被分為「典型」和「非典型」憂鬱症。典型憂鬱症又稱為「單極憂鬱症」,通常症狀除了憂鬱別無他種,如上一段所敘述之細項。非典型憂鬱症通常分為四種,分別是「躁鬱症」(雙極型)、冬天憂鬱症、產後憂鬱症、微笑型憂鬱症。每種病症即使有重疊的地方但是各不一致,仍有其區別性。(Buckman & Charlish,1999/何修宜譯,2000。)
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IV(因為為第四修正版),現為目前最常被用來診斷的法則,以「操作型定義」來明確定義廣泛的精神疾病標準,使臨床醫師或學者有相同的依據,以對憂鬱症有更一致的診斷,增加診斷的信度。由美國精神科醫師學會出版,對於患有輕度或重度等憂鬱症的界定有一定的項目依據。因此判定病人是否患有憂鬱症應該經過要嚴謹的評估,而不是從片面的觀察即診斷,否則形同浪費醫療及社會資源。董氏基金會(2001)的醫師們並表示,嚴格來說,一般是無法自我診斷憂鬱症的,必須經過精神科醫師確認才行,因此未經醫學診斷,自我宣稱患憂鬱症的「患者」,有其可議之處。

(三)對名人的關注

名人在大眾傳媒中的高能見度的催化下,成為個人生活上的參考團體,即使程度上因人而異,健康議題有時藉由名人死亡、生病、接受醫學手術或生活改變而受到實質上廣大的宣傳(Chapman, McLeod, Wakefield & Holding,2005)。今年澳洲女星凱莉米洛一經媒體報導證實罹患乳癌的消息,馬上造成「凱莉效應」(Kylie effect),也就是大量女性自願前往接受乳房X光檢測(Chapman等人,2005)。Maltby, Day, McCutcheon, Gillett, Houran & Ashe(2004)作過關於名人崇拜和心理健康相關性的研究,說明McCutcheon在2002年提出之「吸收─沉溺模式」(absorption-addiction model),認為對於名人的崇拜與注意是在試圖建立認同和自我滿足。同樣的結論也在Elliot(1998)的研究中得到證實。由於與名人相關娛樂資訊受到的關注之大,因此Brown & Walsh-Childers (2002)便建議把健康相關訊息放進娛樂資訊報導中以吸引更多觀眾目光、接觸更多更廣的潛在觀眾群,並因此有較多時間發展複雜說服訊息。

Elliot(1998)以建構關於名人的政治心理學和社會理論,探討名人如何影響社會關係和自我認同,並以個人自我形成及政治在生產面向討論名人現象。文章以1960年代崛起之披頭四巨星約翰藍儂的死亡為代表案例,探討名人的死亡對吸引、反應、扭曲、取代、改變個人對自己及政治了解的力量有多大,並看受眾對其悲劇性死亡的心理文化反應。他表示現代個人難免會和不存在或是遙遠的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依據Thompson(1995)的話,這種想像的和名人交會是種穿越時空的「準中介互動」ediated quasi-interaction)的傳播過程,使「遠距親密」(intimacy at a distance)成為可能。Kitch(2000)轉述Caughey的話,提出同樣的看法,認為人們記述未曾謀面、媒體呈現的名人,彷彿與其有切身接觸,在某個程度上與其進行擬社會互動(pseudo-social interactions)。個人倚賴如名人此種中介符號體形塑自我概念、了解他人和社會政治世界的關係及日常生活,換言之,此種互動在形塑個人及自我再生產、自我認同及形成主觀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論結果是正面或是負面。

藍儂的死因為電子傳播的中介使地理、心理、政治上的距離被消弭,並且透過許多媒體框架一致的「電訊視覺世界」(televisual world),媒體產生之社會、心理、文化、政治意識因傳播全球化之「去空間化同時性」特質而密切交織。藍儂的死亡並激起了一些對其懷念的集體行動。民眾守夜祈禱紀念他;電台不斷播放藍儂的歌曲;他的CD銷售量激增;更糟的是,許多人因認為藍儂之死使生活無趣又無意義而自殺。顯見名人和「普通人」的擬社會關係對個人也是有巨大影響力的,近年來港台知名藝人因為憂鬱症纏身導致自殺的大消息,例如張國榮跳樓、倪敏然上吊,引起社會一陣喧騰,類似自殺潮現象也出現,顯見名人和「普通人」的擬社會關係對個人也是有巨大影響力的,因此在處理名人新聞時得格外審慎。

(四)娛樂資訊(infotainment)與小報化現象(tabloidization)

Patterson(2000)表示新聞的本質在近二十年來有了很大的改變,為了因應高度競爭的媒體環境,新聞報導已走向軟性化。Sparks(2000)也認為過去高標準的新聞學正被煽情化、色情、瑣碎、罪惡、平白無營養的標準所漸漸取代。Stockwell(2004)直接指出傳統新聞報導和時事報導已減少,反而是娛樂資訊(infotainment)數量大幅增加,把整個媒介系統帶進僅有娛樂的世界,使公共論述趨於沉默。娛樂資訊有許多形式和次文類,其唯一的共通點即是都有「資訊」和「娛樂」的特性(Stockwell,2004)。

Paige(1998)條列出娛樂資訊的特性為新聞之煽情化、偏愛犯罪、軟性新聞等,實質上都是娛樂新聞,新聞漸漸被認為為娛樂產業。美國知名電視節目「六十分鐘」製作人Hewitt在接受《Insight on the News》訪問時表示,娛樂和新聞之間有一條界線,想要作出有品質又吸引觀眾的報導就要技巧地越靠近那條線越好,不能過界,然而現在的娛樂資訊裡頭已經找不到那條界線了。Postman(1989,轉引自Stockwell,2004)提出警示,認為新聞變成娛樂產業中去組織化的片段,觀眾不需花腦力也能輕鬆接收。Stockwell(2004)擔心娛樂資訊這個遊走在「資訊」與「娛樂」邊緣的文類觸角會向兩旁延伸,以至於傳統新聞稀釋成娛樂新聞,而娛樂新聞也失去了其取悅本質走向嚴肅、教育導向。

Sparks(2000)提出新聞走向「小報化」(tabloidization)的現象,在小報新聞裡,名人已經不代表個人,而是被觀眾連結至象徵性社會文化、社會意義的個人,使讀者有機會檢視、反應自身精神道德境況。利用名人製造聳動新聞,主要目的可能是替媒體產業帶來提昇利潤的契機(Stockwell,2004)。

小報化模糊了硬性新聞和小報新聞的界線,甚至可以說融合了二者(Inoue & Kawakami,2004)。資訊娛樂化是新聞把焦點從政治、社會議題轉移到醜聞、個人經驗層面,例如最受寵愛的主題就是名人的愛情習題或是奇怪的犯罪手法。因此在日本小報新聞被稱為「名人新聞」(Waido show,也就是celebrity news),在美國則被稱作「好萊塢八卦」(Hollywood Gossip),因此Inoue & Kawakami 在進行測量小報化和硬性新聞比較的研究時,其中一項定義小報新聞的指標為和名人事物相關(Inoue & Kawakami,2004)。

(五)媒體健康報導的問題

Brown等人(2002)提出訊息產製者有蓄意或非蓄意產製新聞的意圖,其中非蓄意性報導最常出現在廣告、娛樂節目和新聞報導裡,然而造成後果通常也出現了「非蓄意性」的影響效果。他們並指出,健康報導新聞甚少談論及提供關於「如何減低患病危險」、「如何察覺病徵」、「哪裡尋求幫助、治療的資訊」,傾向維持現狀的報導方式─框架健康問題為個人行為問題而非社會環境結構問題,記者並只允許「專業代表」發言而忽略非專業者的聲音。同屬在健康新聞的憂鬱症新聞是否也有出現同樣的問題,值得探討。

(六)憂鬱症報導分析

Francis, Pirkis, Warwick, Dunt, Burgess , Morley & Stewart(2005)曾作過針對澳洲媒體如何描繪憂鬱症及心理疾病的研究,審視澳洲媒體「再現」精神疾病的程度與本質,並著重在憂鬱症。結果發現以約佔五分之一強的新聞報導心理疾病裡的憂鬱症為最大宗,但是實際上澳洲焦慮症患病人數比憂鬱症還多,但是可能由於國家憂鬱防治網組織(the national depression initiative)的成立,帶來一定比例的憂鬱症報導,也引起媒體對憂鬱症這個議題的興趣。研究結果也顯示大部分的報導內容為正確,但是不適當的字詞使用仍為常見,例如以瘋狂(crazy)、瘋子(lunatic)等詞彙形容之,並且是在討論非心理疾病的情境下使用。Wahl(1995)也有同樣的評論,認為精神病學的專有名詞標籤使用在媒體仍常見,術語以去人性化方式被用來作為稱呼病患的特徵而非描述症狀用,媒體提及心理疾病時,常使用俗語辱罵,例如用crazy, sick, nut形容病患,有時為了展示幽默機智及攫取注意力而使用歧視性俗語。如此不僅造成曾經經歷過心理疾病折磨或其家人的自我貶抑及感到遭受人身攻擊,單方面、片段式的呈現心理疾病,忽略其複雜性、嚴肅性,使觀眾更難以了解心理疾病的真實面貌。

Francis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另外以強調憂鬱症如何發生的論述為主,例如遺傳患病傾向或是生活壓力事件,至於其他方面細節則較少著墨,顯見澳洲增進相關精確憂鬱症的資訊仍為必須。這和Brown等人(2002)所提之媒體缺乏對於如何預防等詳細資訊不謀而合。Mebane(2003)的研究亦指出媒體呈現健康新聞時背景、深度報導不足,記者和健康政策研究者所知的資訊不成比例,因此作者建議增加記者接近專家的管道,以提供正確報導的途徑與建議。

(七)憂鬱症新聞的戲劇化模式

Wilson(1999)表示媒體描述使我們得以窺視人們私生活及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但是其敘事觀點卻是無意義的,因為總是以刺激性、悲劇性角度看待。Mebane(2003)作過研究檢驗健康新聞被報導的方式與內容,發現了報導角度通常是從戲劇化、衝突化面向切入,並有許多為爭議性議題,顯見新聞以建構能夠吸引讀者目光及能夠被讀者消費的內容為主。Francis等人(2005)的研究也顯示媒體對於憂鬱症不正確資訊的建構源自於太過專注於社會事件偏向報導及忽略全面性生物心理的因果解釋。國外這些研究點出了憂鬱症新聞在「私領域」的新聞價值,以及其社會新聞般戲劇化導向的報導方式。Wahl(1995)指出文字影響、形塑人們的態度,並進而形塑其社會行為,反應且影響我們如何對待他人及他人如何看待自我,因為文字、新聞論述力量如此大,因此在報導時必須格外小心謹慎。

綜上所述,對於研究台灣媒體如何報導憂鬱症的新聞有其探討的必要性。國外對於憂鬱症在新聞論述分析方面或多或少有文獻,然而國內目前雖有關醫藥疾病報導的研究,卻鮮少有憂鬱症和新聞相關方面的研究。最近因自殺自傷事件頻頻浮上檯面成為「媒體新寵」的憂鬱症話題,此病症在人們認知層面上不如感冒來的司空見慣,又是新世紀文明病,筆者認為實在必要對新聞何呈現作一番蒐集分析與討論,以了解這新興的議題是如何被呈現。由於名人罹患憂鬱症報導層出不窮,也較易引起媒體注目、大肆報導,因此筆者欲以名人患憂鬱症的新聞文本作為研究對象。

参、研究問題

經由名人們一個一個在媒體上揭露自己患憂鬱症的事實,憂鬱症躍升為健康傳播媒體新寵,本文欲探討在記者筆下,名人患憂鬱症新聞是如何被呈現的。首先了解此類新聞報導的基本組成元素,包括報導數量、名人類型、新聞主要議題類型和內容、消息來源、憂鬱症相關論述資訊的比重、正確性等。

進一步將分析新聞報導裡名人得憂鬱症時,提供了哪些消息、著重的又是什麼,是名人的病情、工作、憂鬱症?還是其他面向的資訊?藉此描繪出報紙此特定媒體對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的報導呈現的模式和特色。

肆、研究方法

(一)內容分析法

王石番(1996)認為,內容分析法整理和估計的方式特別適用於評估媒體呈現。本研究便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報紙的名人與憂鬱症相關新聞,以提供系統化且初步的了解。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以平面媒體報紙的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為分析樣本,不論報導該位名人曾經得過憂鬱症、仍為憂鬱症所苦或是已因憂鬱症身亡皆列入研究對象內。新聞主角選擇以其身分特殊性聞名於媒體報導上的個人為主,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人。

本文以代表主流媒體的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資料庫作為分析單位,同時分析這三份銷售量高、綜合性的報紙。知名影星張國榮於2003年四月因為憂鬱症跳樓身亡後,引起大家對憂鬱症高度重視;加上2003年五月以「小報化」、「彩色量多」聞名的香港報《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報業市場,帶給台灣報業不小衝擊和影響。因此本研究樣本抽取時間欲從蘋果日報在台灣開始發行起,至2005年底為止,也就是從2003年五月一日起至200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分別在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線上資料庫,鍵入關鍵字「憂鬱症」,搜尋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並分析之。共取蘋果日報86則、聯合報99則、中國時報74則新聞。

本研究樣本只包括純淨新聞,特稿、專題、讀者投書等皆不列入樣本內,字數少於三百字的新聞也將被排除。研究名人並只限於華人,外國名人不予研究。由於醫藥版新聞取向很明顯著重醫學面,通常消息來源也都是專業醫生,因此醫藥版的新聞也不列入樣本內,而先檢視其他版面提及名人與憂鬱症的新聞報導。若是內容沒有直接指示該名人患有憂鬱症,而以「懷疑」、「疑似」等字眼揣測,亦不納入本研究範圍之中。

(三)類目建構

壹‧內容分析

1.新聞報導版面:依新聞出現在報紙的版面而定。分為:
(1)頭版
(2)全國政治版
(3)社會新聞
(4)生活
(5)經濟
(6)影視娛樂
(7)文藝版
(8)地方新聞版
(9)國際新聞版
(10)其他

2.新聞議題類型:
(1)政治面向:與全國、地方政治有關的硬性新聞。
(2)意外/災難:新聞事件為不可預測、無法控制的天災人禍,例如:空難、車禍。
(3)犯罪:新聞主角涉及觸犯法律的行為。
(4)自殺新聞:新聞主角因為自殺行為而被報導,不論結果為生或死。
(5)生活休閒:多半出現在生活、休閒版,提供相關資訊。
(6)影劇娛樂:新聞主角為演藝圈人士,並且報導內容重點圍繞在藝人。
(7)其他
(8)藝文新聞:新聞事件為藝術文化工作或宣傳。

3.主要議題內容:
(1)憂鬱症經驗談:新聞內容主要為主角分享其罹患憂鬱症經驗為主。
(2)突發事件:新聞內容為非預期性、臨時發生的,自殺事件、緋聞都算在其內,諸如失婚、失戀、喪失親友等。
(3)行銷宣傳:新聞內容起因為替某劇、某項產品、某節目、某唱片宣傳、造勢。
(4)生活近況:新聞內容主要為分享該名人最近生活狀況。
(5)其他

貳‧內容主角

患憂鬱症主角身分:同一報紙出現重複報導的名人只算一次。
(1)演藝人員:從事影劇、歌唱事業的藝人。
(2)政治人物:在政治界工作的人物,例如立委、議員。
(3)商界人士:從事行業為與營利相關之商業人士。
(4)教職人員:從事教育工作者,例如校長、教授、老師。
(5)醫生
(6)藝文界人士:從事演藝外的文化界人士,例如音樂家、作家、劇場工作人士
等。
(7)名流:因親人(通常為父母親)為知名人士而受矚目的人士,也就是名人第二代,非自願名人。
(8)其他
(9)新聞工作者:從事新聞行業的人士,包括主播和記者等媒體人。
(10)警察

参‧有關憂鬱症的論述

1.標題是否有提及「憂鬱症」、「憂鬱」、「躁鬱」等相關字眼:
只要標題(不論大標或小標)有出現「憂鬱症」、「憂鬱」、「躁鬱」、「鬱」等和憂鬱症相關字眼的新聞,即算有,相反則否。

2.論述憂鬱症的詳細類目程度:
憂鬱症細分成很多類目,最常見的就是重度憂鬱、中度憂鬱、輕度憂鬱和躁鬱症,因此筆者拿這四個項目當作類目。另外需注意的是,只要內文提及「嚴重憂鬱症」就先歸類為「重度憂鬱」,「輕微憂鬱症」就先歸類為「輕度憂鬱」。

3.判斷患病方式:
(1)醫師診斷:從內文直接或間接得知主角有經醫師診斷得憂鬱症者屬之。
(2)未提及:內文沒有直接或間接得知主角有經醫師診斷得憂鬱症者屬之。
(3)其他:若是內文提供患者本身「沒有」向醫生求助過的相關論述,而是自我判斷則屬之。

4.憂鬱症相關論述的主要消息來源:主要用來判斷「宣告」新聞主角患有憂鬱症的消息來源為誰。
(1)名人(患病者)本身:記者引述新聞主角本身說詞屬之。
(2)名人(患病者)親友:記者引述新聞主角的親朋好友說詞屬之。
(3)精神科醫生:記者引述名人求診之精神科醫師說詞屬之。
(4)心理諮商機構或人員:記者引述知情心理諮商機構或人員說詞屬之。
(5)社會福利機構或人員:記者引述知情社會福利機構或人員說詞屬之。
(6)警方:記者引述知情檢警人員說詞屬之。
(7)其他新聞報導:記者引述其他媒體報導說詞屬之。
(8)據傳:新聞內容顯示以「據聞」、「據傳」等字眼屬之。
(9)未提及:沒有明顯點出誰說明主角患有憂鬱症屬之。
(10)其他

5.憂鬱症相關論述的次要消息來源:和上一小題相同,用於檢視是否同一篇新聞出現一個以上消息來源。

6.所提及病者因應方式:有關患者面對、因應憂鬱症的方法,可複選。
(1)服藥:例如吃抗憂鬱藥物、安眠藥等。
(2)求助醫生或心理諮詢。
(3)改善飲食。
(4)運動:任何種類的運動皆屬之,例如瑜珈、慢跑等。
(5)生活規律:藉由調整作息時間者屬之。
(6)親友支持/社交網絡:親朋好友陪伴、支持屬之。
(7)自我調適:字裡行間透露患者因自我意識而調整心態屬之。
(8)信仰:藉信仰宗教、相關儀式等行為屬之。
(9)其他
(10)未提及:通篇新聞並未提及患者如何因應論述。


7.患者病因:報導提及患者罹患憂鬱症的原因。
(1)遺傳:因親屬有人得過憂鬱症的遺傳因素。
(2)個人特質:因個人個性、特性因素。
(3)突發事件影響:非預期性事件發生而影響患病,例如離婚、親友死亡、失戀、罹患重大疾病等皆屬之。
(4)壓力大
(5)生命週期:因面臨孩童轉青少年、青少年轉成年、成年轉老年階段患病者屬之。
(6)季節性因素:因為季節變化而罹患憂鬱症者,例如冬天憂鬱症即因患者冬天陽光變少而發病。
(7)生活困境:因為工作不穩、金錢生活而困擾者屬之。
(8)其他
(9)未提及:通篇新聞並未提及患者為何罹患憂鬱症。

8.所提論述是否有不正確的症狀描述(依據DSM-IV作判斷):
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IV,由美國精神科醫學會出版,現為目前最常被用來診斷的法則。

(四)編碼信度

本研究所擷取的新聞樣本總共為259則,隨機選取近樣本1/10的30則新聞作信度檢測。編碼員為本人及新聞研究所學生一人,相互同意度為0.96,信度係數為0.98,符合一般內容分析法的要求。本研究使用SPSS13.0作為統計軟體,進行樣本資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