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下)

2012072319:18
伍、研究結果

(一)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的則數與分佈

本研究分析2003年五月至2005年12月間的259則新聞。整體而言,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報導數量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由於2003年從五月開始抽取樣本,因此不列入比較。如表5.1顯示,2004年和2005年報導量有相當差距,2005年報導數量最多。

表5.1:報導數量百分比分佈




進一步交叉比較報別與年份報導量,發現不論是蘋果日報、聯合報或是中國時報,其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報導量都是逐年增加,2005年的報導量在三報總新聞報導量的比例都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意味著名人吸引了媒體焦點,媒介報導憂鬱症新聞的確大幅增加。名人憂鬱症新聞的確成為媒體話題的新寵,報導量遽增。

表5.2:報別與報導數量百分比分布




(二)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報導版面分佈、新聞議題類型和名人類型

由表5.3、表5.5可得知,雖然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可能在各版面出現,但是其中有超過五成,也就是68.3%的新聞是刊在影劇版,這些名人裡頭有65.2%的人是演藝圈相關人士,顯見也就是說演藝人員罹患憂鬱症新聞的媒體見光度非常高,甚至不是在演藝版出現的相關新聞主角也可能為演藝圈人士。其中有27則為倪敏然於宜蘭頭城自殺的相關與後續報導,23則新聞主角為澎恰恰自慰光碟案的相關與後續報導,其他人物也有不少重複出現的例子。新聞主角的重複率如此高,除了顯示媒體對於特定議題、相同人物的接力賽馬式報導外,也和報導時習慣把該新聞主角罹患「憂鬱症」當作「身分認同」般展示有關。以下舉一新聞實例:

‧住院過年不冷 劉俠之友來唱暖

曾經罹患憂鬱症的歌手何方、廣播節目主持人黃介文及劉俠(杏林子)之友會的生之歌合唱團歌手鍾興叡、伊甸基金會喜恩合唱團等,在三軍總醫院五樓病房,為留在醫院過年的癌症病患、兒童病患們獻唱,並贈送新年禮物,讓她們能感受過年過節的溫暖。(聯合報,2005.2.5:C2)

表5.3:新聞版面分佈百分比


第二多則降為8.9%的社會新聞版,對照表5.4,發現23則新聞內除了一則澎恰恰光碟案新聞議題類型為影劇娛樂外,其他皆屬自殺新聞,出現在頭版的12則新聞也大都是自殺新聞,只有其中三則是犯罪新聞。則數第一多的演藝版也有許多是藝人自殺的相關報導。由這個現象可以推知媒體對於像自殺這類新聞的偏愛,而且將「憂鬱症」與「自殺概念」反覆連結。這和Granello, Pauley & Carmichael(1999)在平面媒體的實証研究發現不謀而合,新聞故事總建基在精神疾病是危險的認知上,此類報導亦於出現於頭版,新興精神疾病憂鬱症亦不例外。

Kitch(2000)對於美國雜誌報導十二位名人的死亡新聞作分析,表示媒體之所以能夠把名人之死美化、變得有意義,是因為報導內不斷重複的儀式性敘述:名人是「我們當中的其中一份子」(one of us),即使死亡是悲傷的,同時也代表著人們對名人與自我的期待和認同。他並引用 Michael Schudson於1992年所提出的論點,認為名人死亡可能是「文化燃點」(cultural flashpoint),一個可能引起對社會觀念、希望、和恐懼進行反思的象徵性時刻。憂鬱症嚴重時會出現的其中一個症狀即為「自殺念頭」(陳俊欽,2004),報導善用了名人特殊身分、吸引目光的特質,連結名人「自殺」為憂鬱症導因,儼然成為報導儀式,卻忽略自殺新聞背後可能有的種種社會、家庭、政治等影響因子。

表5.4:新聞議題類型分佈百分比



表5.5:主角身分百分比


(三)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主要議題內容與呈現特性

表5.6:主要議題內容百分比



依據表5.6,根據整篇文章重點判斷報導的主要議題內容,發現以突發事件的比例佔最多,超過了五成達到了52.5%,也就是媒體報導緋聞、意外等新聞時提到該主角罹患憂鬱症的高比例,其中有27則為倪敏然於宜蘭頭城自殺的相關與後續報導(多數歸為突發事件),佔近三年來所有新聞則數的0.1,也就是10%;有23則新聞主角為澎恰恰,主要議題內容為自慰光碟案的相關與後續報導(歸類為突發事件),佔近三年來所有新聞則數的0.88%,將近10%,此兩個新聞事件為所搜集259則新聞中最大宗,加起來佔將近20%的報導則數。除了突發事件,為了替某新上映連續劇、唱片等增加曝光率的行銷宣傳成了第二高比例的主要議題內容,換句話說,有近兩成比例的報導主角利用「罹患憂鬱症」為題材吸引媒體目光,炒作欲推銷之物。例如下兩則因為發新唱片、拍片而報導的新聞:

‧陳綺貞靠男友告別鬱女

離開歌壇三年,陳綺貞昨帶著新作《華麗的冒險》辦發表會,並開心地宣布十月二十九、三十兩日辦演唱會。回想三年前沒工作,因此得憂鬱症,病情嚴重到快瘋了,幸好靠藥物及男友鍾成虎支持得以康復…(蘋果日報,2005.9.23:C6)

‧程秀瑛、陳孝萱、林美秀 拍片頌母愛

走出憂鬱症陰霾的程秀瑛,集資近五百萬元開拍「美麗」,劇情描述陳孝萱演的女記者,在母親過世後,才回憶母親生前點滴,他的恩師導演張佩成、好友杜篤之都大力幫忙,程秀瑛說:「這部電影是紀念過世十年的媽媽。」(聯合報,2004.10.27:D3)

第三多的「生活近況」及第四多的「憂鬱症經驗談」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名人憂鬱症患者願意透露、面對自己得過或是正和憂鬱症對抗的現實。Corrigan& Matthews (2003) 以「同性戀」社群出櫃研究為先驅,同樣模式檢驗自我揭露罹患精神疾病的優與劣。同性戀圈發現當圈內個人選擇揭露自我身份時,對整個團體是有利的,便以此標準來檢視精神疾病患者圈,強調自我揭露是正向的。媒體呈現名人的憂鬱症患病報導,如Kitch(2000)提出新聞媒體報導的「儀式性」:描述名人們生活和一般人生活的貼近性,他們經歷的一般人也會經歷的事情,藉以連結讀者與這些具有魅力的公眾人物,在自我身上尋求認同與美好價值。以下新聞為例:

‧畫家盛正德談憂鬱心路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袁樂民,昨天下午在國立聯合大學與師生探討「跟憂鬱Say goodby─談憂鬱症防治」,也邀請曾是憂鬱症患者盛正德,對如何走出憂鬱成為畫家現身說法。(聯合報,2005.11.10:C2)

本研究樣本大部分是高知名度藝人,紛紛出來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彷彿雙面刃般,除了因名人身分為憂鬱病症增添了幾分美麗與哀愁,也因為媒體對此病的重視,讓藝人們找到了另一條能夠吸引媒體目光、報導的捷徑,也為新聞報導真實性及動機正當性增加了不確定性,在媒體工作者對此新病症為了解的前提下,的確很容易受到消息來源─名人的操縱主導,例如上述所說成為行銷宣傳的花招,憂鬱所賦予人美麗、憐憫的病感也可能成為推託的「藉口」。由以下兩則分別代表演藝圈人士和非演藝圈人士如何利用「憂鬱症」:

‧澎恰恰貪色一路錯 不倫有前科 公開後未吐實...連外遇、被恐嚇未報警、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日前以憂鬱症模糊要跳槽好湊錢的目的、開記者會未吐實、跪地求饒再掀話題、再三否認恐嚇不配合檢調,在大家眼裡的憨厚好人澎哥這些做法堪稱蠢,也正是「撒了一個謊後要用一百個謊來圓」的實例。(蘋果日報,2005.10.1:C4)

‧博達案宣判 葉素菲判14年 罰1億8千萬...合議庭認為,葉素菲犯後不知悔改,開庭中每詢問到重要事證時,均以患有憂鬱症、在尚達處理業務、不知道或不記得等理由…(中國時報,2005.12.13:A8)

董氏基金會醫師群(2001)表示憂鬱症是無法經由自我診斷確定患病的,而是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診察和確認。然而,根據表5.7,有三篇是名人本身「自我判定」自己罹患憂鬱症,內文提及本身從未就醫過。因此名人在媒體上「自我認同」憂鬱症的可信度、動機可議,欲以憂鬱症的病理上的美麗哀愁感為自身名人身分增加見光度的可能性大增。

表5.7:判斷患病方式百分比



此題項中「未提及」篇數高達204篇,也就是說內文並未透露出患者有就醫經驗的蛛絲馬跡,其中有很多或許也是「自我診斷」的患病方式。陳俊欽(2004)表示,很多患者勇敢挺身而出,描述自己對抗憂鬱症病魔的經驗,他們往往自稱罹患憂鬱症,實際上卻是各說各話,各有各的疾病,其中所描述的細節卻是其他的疾病。因此在這麼多名人挺身而出,坦承自己得到憂鬱症的同時,在未經醫學證實下,其所述真實、正確與否值得商榷。以下舉一則新聞為例:

‧尹馨與小開男友3年玩完 師大寫真女 楊梅老家占地數甲…去年起,尹馨變得不愛出門,每天關在家裡,生活毫無動力,甚至有自殺念頭,學教育心理學的她驚覺自己得了憂鬱症,因此和馬維辰協議分手,結束兩人近三年的戀情。她笑說:「現在我以運動、多交朋友方式自我治療憂鬱症。」…(蘋果日報,2003.6.29:C2)

據表5.8顯示,76篇新聞報導內文提到主角罹患憂鬱症時,並未說明消息來源為誰,而是記者潤飾字句寫出,佔了全部樣本數近30%。其中只有26則新聞有第二消息來源(表5.9),佔總新聞數的10%而已,其他皆是只有單一消息來源指稱主角患有憂鬱症,更有高達44%的指稱是由新聞主角,也就名人本身告知媒體。若在比對判斷患病方式(表5.7)的線索,發現有78.8%的新聞內文並未提及得知罹患憂鬱症的「事實」是有醫學佐證的,未提及病因、症狀、因應方式的比例也非常高(表5.10),有將近一半的新聞並未提及主角憂鬱症患病病因或是因應方式。

然而值得檢討的是,憂鬱症其實並不是只有單一因素造成,即使是突發事件,也可能只是個導火線。因此Holmes&Rache(1967;轉引自Buckman & Charlish, 1999/何修宜譯,2000)製作出壓力指數量表,列出許多人生經歷過的事件,把每個事件標上分數,然後將每個事件所代表的指數加起來,分數越高罹患憂鬱症機率越大。這意味著憂鬱症不會是單一原因造成,然而媒體卻常常以一個理由就判定,忽略了罹患憂鬱症可能的前因後果。
表5.8:宣稱主角得到憂鬱症主要消息來源


表5.9:宣稱主角得到憂鬱症次要消息來源



表5.10:新聞病因、因應方式提及與否百分比



根據表5.11與表5.12,不難看出,不論總報導篇幅字數是少(300~400字)或多(800字以上),有關憂鬱症篇幅大多數都是維持在100字以下,有57%的新聞有關憂鬱症論述篇幅不到100字,很多甚至一、兩句話就帶過,把憂鬱症當成名人「身份」一部分介紹,其實內容和憂鬱症並無關係,顯見在「名人罹患憂鬱症」的新聞裡面,「名人」常常是勝過「憂鬱症」因素成為影響報導的主要因子。

表5.11:總篇幅字數百分比



表5.12:有關憂鬱症論述篇幅



進一步交叉分析比對「有關憂鬱症論述字數」和「主要議題內容」(表5.13),發現148篇100字以下有關憂鬱症論述報導,只有2篇主要議題內容是憂鬱症經驗談,反觀16篇600字以上有關憂鬱症論述的報導,有9篇是憂鬱症經驗談。突發事件重點很顯然的不在憂鬱症,因為在148篇報導裡,憂鬱症相關論述字數在100字以下的就有88篇。

表5.13:有關憂鬱症論述篇幅和主要議題內容之交叉分析表


Sparks(2000)認為這種有名人因素參雜的新聞,呈現小報化現象,新聞價值優先順序毫無爭議的和傳統有差異,包括其對正確性和客觀性的重視也在減縮。報導媒體擁有資訊通路,對憂鬱症不見得有充分了解,因此報導裡面關於憂鬱症的資訊少之又少,當記者所能掌握的資訊很少時,被消息來源操控的機率就增大了,記者也無從查證消息來源所公開的資訊真實性。

(四)憂鬱症相關資訊的正確度

本研究的編碼表列出人們重度憂鬱症、中度憂鬱症、輕度憂鬱症、躁鬱症和其他作為選項。依據表5.14,發現有高達89.2%的新聞,不論新聞主角罹患的「憂鬱症」類目事實為何,一律以憂鬱症概稱之。但編碼為重度憂鬱的18篇報導裡面,只有六篇記者直接寫出病症為重度憂鬱症,其他則寫成「嚴重憂鬱症」;6篇輕度憂鬱症的報導也只有一篇術語完全正確,其餘五篇皆寫成「輕微憂鬱症」,顯見記者對於憂鬱症認知不足,有待加強。

表5.14:憂鬱症詳細類目程度百分比



編碼為「其他」的該篇報導錯誤指稱主角同時患有「憂鬱症」和「躁鬱症」,事實上憂鬱症只有「鬱」的症狀,然而躁鬱症除了重度憂鬱症之外,加上有躁症發作的可能,因此不會兩種病並存(陳俊欽,2004)。新聞實例如下:

‧蕭淑慎 上周末割腕輕生…打從狗仔文化入侵,長期被跟拍、說話被斷章取義的蕭淑慎,就罹患憂鬱症,一想不開就會鑽牛角尖;她看過醫生,醫生說她是躁鬱症,有自殘傾向…(中國時報,2004.2.4;D1)

依據DSM-IV,憂鬱症在學理上分成單極型憂鬱症,包括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中度憂鬱症(Moderate depressive disorder)、輕度憂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復發性短暫性憂鬱症(Recurrent brief depressive disorder)、情緒性低落症(Dysthmic disorder)。另外還包括雙極型躁鬱症(Manic depression)、非典型的冬天憂鬱症、產後憂鬱症、微笑型憂鬱症。

檢視新聞是否有如上述新聞不正確之處(表5.15),本題項依據醫學界常用的「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所提供之評斷標準作為相關依據。在這個項目裡面,三報呈現同一趨勢比例,內文無憂鬱症相關敘述的比例很高,在三報裡頭都超過四成,大致上而言,在有提供憂鬱症相關論述訊息的新聞裡,訊息多半是正確的,只有46則有不正確、可議之處。

表5.15:憂鬱症相關論述是否有不正確之處



以下舉兩則新聞內文有不正確憂鬱症相關論述的新聞為例。

第一則新聞主角被商家控訴「順手牽羊」,卻以罹患憂鬱症,因為服用藥物的後遺症而犯錯:

‧順手牽羊 店家求償百倍 反控勒索…在台北市通化街一家電器行竊取兩台MP3,被警方函送法辦。陳美琪當時也是喊冤說是憂鬱症藥物的後遺症,讓她「不知道當時在幹什麼」。(聯合報,2005.12.4:C3)

第二則新聞為轟動一時的倪敏然自殺新聞報導,指稱倪因罹患憂鬱症「認錯路」,才會走上自殺一途:

‧「把頭城當羅東」沮喪走完最後一座橋…不過他可能當時憂鬱症太嚴重,誤以為羅東到了,反而中途就在頭城下車…(蘋果日報,2005.5.4.:C2)

除了上述兩則有關憂鬱症的錯誤歸因,還有其他不正確的論述,像是指稱憂鬱症會出現幻聽、幻覺、幻想、鬼剃頭、失憶,甚至把亂買東西的衝動性行動都自動歸因為憂鬱症所導致。另有報導斷然指稱「憂鬱症自然消失、痊癒」。然而這些特徵都不是憂鬱症所特有的。陳俊欽(2004)並分析常見媒體「非官方」,也就是非經過醫學認可的憂鬱症報導,事實上是很多疾病的總和,因此在媒體上出現次數過多的憂鬱症報導,不宜盡信,尤其是對於病症、病因的交代又時常付諸流水的新聞,讓讀者更少了判斷的依據。

陸、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用報別為自變項,把編碼表其他項目一一輸入和報別做交叉分析,發現每一個項目三份報紙的比例都十分相似,無一項目例外,顯示三份報紙同質性非常高。蘋果日報於2003年五月進駐台灣報業,席捲一場小報化風潮,由本研究此現象可推測,聯合報、中國時報多少受到蘋果日報的衝擊,對於其辦報方針有跟進現象,因此造成三報同質性極高。

張卉穎(2004)進行一項研究,探討蘋果日報進台灣報業市場後,對中國時報、聯合報這兩大報有何衝擊和影響。結果發現兩大報的確在模仿蘋果日報,新聞價值選擇和報導形式有「蘋果化」趨勢,軟性新聞變多,內容也轉向娛樂性、八卦化。本研究證實了三報在名人患憂鬱症新聞上趨近同質的現象。

本研究樣本裡有65.2%的新聞主角身份是藝人,68.3%的新聞現在演藝版,且新聞報導量逐年上升,2005年的報導量就佔了樣本數的62.2%,顯見「出櫃」的名人日益增加,憂鬱症不再是藏在櫥櫃裡的秘密。新聞報導不再僅限於突發事件所提供的爆點,例如自殺事件、緋聞等,而是名人也會主動站出來指認此疾病。研究並發現身份為藝人、藝文界人士、新聞工作者罹患憂鬱症者,較易於以憂鬱症哀愁的「美麗」示人,也就是主動提及自己罹患憂鬱症的過程與感受,不論其目的為何。藝人范曉萱甚至表明「時下很多年輕人會把憂鬱症當成時髦、愛美的象徵」(葉君遠,2005年2月2日)。然而,因為突發事件而提到「憂鬱症」的次數還是最頻繁的。

研究並發現,有關名人私領域生活的報導篇幅不小,然而有關憂鬱症面向著墨卻很少,因此不論在病因、因應方式、判斷患病方式方面通常都未提及,形成一場場的「憂鬱迷霧」,這使得閱聽眾有更少的資訊去了解、探索此病症,或是分辨患病真偽,反而讓「憂鬱症」因子容易被報導內其他更主要的議題因子牽著走,影響觀眾認知。名人們究竟是以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來推銷自我、搏取同情,還真有其事?太少的線索檢證,容易造成各說各話的鬼打牆現象。

名人身分的新聞價值是替憂鬱症新聞見報率大大提升的加分因子。回顧名人憂鬱症患者,如張國榮、佔本研究樣本多數的倪敏然、澎恰恰等新聞,都引起社會大眾密切關注。Kitch(2000)與Elliott(1998)分別提出名人和受眾即使沒有切身接觸,卻可依賴媒體對名人的報導進行「擬社會互動」,「遠距親密」成為可能。Jones(1998)表示美國媒體越來越重視名人愛滋病患者的報導,因為透過名人特殊的身分,可以增加疾病的人性面,改變或是增加人們對疾病的認知與形構。透過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或許也可得到相同效果,讓新聞同時具有「娛樂」和「告知」功能。然而,前提是新聞必須正確、客觀,並且有足夠資訊對告知民眾。

依據Brown等人(2002)指出健康報導的缺陷,甚少提供關於「如何減低患病危險」、「如何察覺病徵」、「哪裡尋求幫助、治療」等資訊,在名人患憂鬱症新聞裡仍然存在,甚至許多新聞裡面完全沒有相關的資訊,而是把憂鬱症當作該名人身分認同般介紹。筆者認為即便名人患憂鬱症新聞著重「娛樂性」甚過於「資訊性」,在有關憂鬱症論述方面至少一定要正確。

徐美苓(2005)表示,就健康醫療議題而言,民眾健康素養不足,資訊來源雖呈現多元化,卻也使得許多缺乏實證依據地健康傳播相關資訊充斥。Wahl(2003)根據一項1990年的調查顯示,大眾媒體是民眾得知精神疾病資訊最重要的消息來源。然而在此名人患憂鬱症新聞裡,報紙媒體掌握此具影響力的健康傳播通道,卻沒有使消息來源多元化、只聽單一消息來源的聲音,降低了資訊正確的可能,也易於受消息來源操控,尤其是像憂鬱症此等能夠喚起讀者移情作用的病症,更有可能被用來當做行銷宣傳或是當做藉口。因此記者應該向訊息發佈者詢問更多的資訊,像是病因、症狀等憂鬱正相關訊息,以利向專家查證,增加新聞客觀性、正確性。

本研究有一個較大的基本研究限制。由於一開始研究就設定尋找「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因此「名人」因素必定影響新聞報導方式,尤其是找到的樣本裡面發現絕大多數名人的身分為演藝人士。

其次,本研究樣本有20%報導的主角為喧騰一時的澎恰恰自慰光碟案、倪敏然頭城自殺事件,當然這印證了媒體小報化,對特定新聞(尤其像此兩件本身具聳動性、刺激性的突發事件)前後報導有滾雪球的傾向,外媒體焦點著重在兩人的緋聞、人際衝突方面,很少相關憂鬱症的論述,因此多少影響了研究結果。建議將來研究可以朝非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繼續作分析。

許多小報化研究指出,名人為小報重要因素之一。Sparks(2000)便定義小報化的特徵為注重運動、醜聞、流行娛樂的現象,並且專注於私領域而非公領域的經濟、政治議題或是社會變遷等議題,尤其是名人,其內容也傾向聳動化,取代了傳統嚴肅新聞學理的新聞價值判斷,資訊走向娛樂化。「名人罹患憂鬱症新聞」不把重點放在憂鬱症面向,小報化畢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子。因此後進研究者可從小報化角度切入為何名人患憂鬱症新聞特別容易受青睞。

柒、參考文獻

一、報紙資料

〈尹馨與小開男友3年玩完 師大寫真女 楊梅老家占地數甲〉(2003年6月29日)。《蘋果日報》,C2版。
〈住院過年不冷,劉俠之友來唱暖〉(2005年2月5日)。《聯合報》,C2版。
〈「把頭城當羅東」沮喪走完最後一座橋〉2005年5月4日。《蘋果日報》,C2版。
〈陳綺貞靠男友告別鬱女〉(2005年9月23日)。《蘋果日報》,C6版。
〈程秀瑛、陳孝萱、林美秀 拍片頌母愛〉(2004年10月27日)。《聯合報》,D3版。
〈順手牽羊 店家求償百倍 反控勒索〉2005年12月4日。《聯合報》,C3版。
〈憂鬱症逼瘦范曉萱〉2005年2月2日。《聯合報》,D3版。
〈澎恰恰貪色一路錯 不倫有前科 公開後未吐實〉(2005年10月1日)。《蘋果日報》,C4版。
〈畫家盛正德談憂鬱心路〉(2005年11月10日)。《聯合報》,C2版。
〈博達案宣判 葉素菲判14年 罰1億8千萬〉(2005年12月13日)《中國時報》,A8版。
〈蕭淑慎 上周末割腕輕生〉(2004年2月4日)。《中國時報》,D1版。

二、中文部份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何修宜譯(2001)。《憂鬱症》,台北:智庫。(原書Dr. Robert Buckman & Anne Charlish
(1999). Living with Depression. Marshall Editions Development Ltd.)
徐美苓、丁志音(2004)。《小病微恙的真實再現─以「感冒」的新聞論述為例》,新聞學研究,79。取自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79/05.html
徐美苓(2005)。《新聞乎?廣告乎?─醫療風險資訊的媒體再現與反思》,新聞學研究,83:83-125。
陳俊欽(2004)。《憂鬱與憂鬱症》。台北:健康。
陸汝斌(2005)。〈秋雨情時淚不晴─沮喪和憂鬱〉,《科學發展》,395:70-77。
張卉穎(2004)。《蘋果日報對聯合報、中國時報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2001)。《憂鬱症百問》。台北:董氏基金會。

三、英文部分

Brown, D. J., & Walsh-Childers, K. (2002). Effects of media on personal and public health.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389-415).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hapman, S., McLeod, K.,Wakefield, M., & Holding, S. (2005). Impact of news of celebrity illness o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Kylie Minogues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The Medicine Journal of Australia, 183(5), 247-250.
Corrigan, P. W., & Matthews, A. K. (2003). Stigma and disclosure: Implications for coming out of the closet.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2(3), 235-248.
Elliot, A. (1998). Celebrity 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Remembering John Lenon. Political Psychology, 19(4), 833-852.
Francis, C., Pirkis, J., Warwick, B. R., Dunt, D., Burgess, P., Morley, B., & Stewart, A. (2005). Portrayal of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illnesses in Australian nonfiction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3(3), 283-297.
Granello, D. H., Pauley, P. S., & Carmichael, A. (1999). Relationship of the media to
28
attitude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8(2), 98-110.
Hartley, J. (2002). Celebrity.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The Key 2002 Concep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Inoue Y., & Kawakami, Y.(2004). Factors Influencing Tabloid News Diffusion:
.Comparison with Hard News. Keio Communication Review, 26, 37-52.
Jones, R. H. (1998). Two faces of AIDS in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IDS celebrity’. Discourse & Society, 9(3), 309-338.
Kitch, C. (2000). A news of felling as well as fact─ Mourning and memorial in American news magazines. Journalism, 1(2), 171-195.
Maltby, J., Day, L., McCutcheon, E. L., Gillett, R., Houran, J., & Ashe, D.D. (2004). Personality and coping: A context examing celebrity worship and mental health.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5, 411-428.
Mebane, F. (2003). Examining the content of health care reporting. Nieman Reports, 57(1), 50.
Paige, S. (1998). That’s infotainment. Insight on the news, 14(21), 8-11.
Patterson, T. (2000). 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 How soft news and critical journalism are shrinking the news audience and weakening democracy─ And what news outlets can do about it. Faculty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Series RWP01-001.
Sparks, C. (2000). Introduction: Panic over tabloid news. In Sparks, C. & Tulloch J.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pp.1-40). New York and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Stockwell, S. (2004). Reconsidering the fourth estate: The functions of infotain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ustral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Wahl, F. O.(1995). Words and laughter. Media madness─ Public images of Mental Illness, 14-35.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isty Press. 29
Wahl, O. F. (2003). News media portrayal of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6(12), 1594-1600.
Wilson, L. N. (1999). Mental health and the media.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8(2), 69.

附錄一 憂鬱症新聞編碼表

編號 □□□

壹‧內容分析

□ 1.報別 :(1)蘋果日報(2)聯合報(3)中國時報
□ 2.日期:____年_____月_____日
□ 3.新聞報導版面
(1)頭版 (2)全國政治版 (3)社會新聞 (4)生活 (5)經濟 (6)影視娛樂
(7)文藝版 (8)地方新聞版 (9)話題 (10)國際新聞版 (11)綜合 (12)副刊 (13)特別報導 (14)焦點 (15)其他
□ 4.新聞議題類型
(1)政治面向 (2)意外/災難 (3)犯罪 (4)自殺新聞 (5)生活休閒 (6)影劇娛樂 (7)其他 (8)藝文新聞
□ 5.主要議題內容
(1)憂鬱症經驗談 (2)突發事件 (3)行銷宣傳 (4)生活近況 (5)其他
□ 6.篇幅字數
(1)300-400字 (2)400-500字 (3)500-600字 (4)600-700字 (5)700-800字 (6)800字以上

貳‧內容主角

□ 1.患憂鬱症主角身分
(1) 演藝人員 (2)政治人物 (3)商界人士 (4)教職人員 (5)醫生 (6)藝文界人士(音樂家、作家、劇場工作人士等) (7)名流 (8)其他 (9)新聞工作者 (10)警察
□ 2.性別:(1)男(2)女

参‧有關憂鬱症的論述

□ 1.篇幅:(1) 100字以下 (2)100-200字 (3)200-300字 (4)300-400字 (5)400-500字 (6)500-600字 (7)600字以上
□ 2.標題是否有提及「憂鬱症」、「憂鬱」、「躁鬱」等相關字眼:(1)是 (2)否
□ 3.論述憂鬱症的詳細類目程度:(1)憂鬱症 (2)重度憂鬱 (3)中度憂鬱 (4)輕度憂鬱 (5)躁鬱 (6)其他 __________
□ 4.判斷患病方式:(1)醫師診斷 (2)未提及 (3)其他
□ 5.憂鬱症相關論述的主要消息來源:(1)名人(患病者)本身 (2)名人(患病者)親 友 (3)精神科醫生 (4)心理諮商機構或人員 (5)社會福利機構或人員 (6)警方 (7)其他新聞報導 (8)據傳 (9)未提及 (10)其他
□ 6.憂鬱症相關論述的次要消息來源:(1)名人(患病者)本身 (2)名人(患病者) 親友 (3)精神科醫生 (4)心理諮商機構或人員 (5)社會福利機構或人員 (6)警方 (7)其他新聞報導 (8)據傳 (9)未提及 (10)其他
□ 7.所提及病者因應方式:(1)服藥 (2)求助醫生或心理諮詢 (3)改善飲食 (4)運
動 (5)生活規律 (6)親友支持/社交網絡 (7)自我調適 (8)信仰 (9)其他 (10)未提及
□ 8.患者病因:(1)遺傳 (2)個人特質 (3)突發事件影響 (4)壓力大 (5)生命週期 (6)季節性因素 (7)生活困境 (8)其他 (9)未提及
□ 9.所提論述是否有不正確的症狀描述(依據DSM-IV作判斷):(1)是 (2)否 (3未提及
□ 10..是否提及預防、求助或建議的資訊:(1)是 (2)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