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皮膚炎

2014051818:09







【隱翅蟲皮膚炎】~LION也中獎了

一篇隱翅蟲相關的文章在網路上被傳得沸沸揚揚,那裡面包含一張很可怕的超大水泡照片,經由專業醫生研判應該不是隱翅蟲造成的,所以我就簡單抓些重點寫一下。

台灣常見的隱翅蟲有黑隱翅蟲(Aleochara nigra 上圖)與褐毒隱翅蟲(Paederus littorarius 下圖),蟲體大約0.6公分到1公分。牠對皮膚的傷害並非叮咬(事實上他們是吃腐肉的),而是牠們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接觸到牠的體液會有強酸灼傷的傷害。如果拍打讓皮膚接觸大量蟲體體液,就會引起較為嚴重的病灶。而蟲體爬行時也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對被爬行過的皮膚產生線型皮膚炎。

牠們主要在夏季4~10月出沒,水田、草地、樹林等是最常見的棲息地。到野外踏青露營等一定要做防蟲準備,蚊帳、防蚊用品、減少皮膚裸露機會等等。尤其大雨後睡覺時盡量不要開窗,且關燈睡覺,因為隱翅蟲有趨光性。

因為蟲體很小且非叮咬傷害,並不容易在碰觸的第一時間查覺,有時只是覺得皮膚癢癢的就反射性動作去拍拂,就碰觸到隱翅蟲體液了。如果接觸到應該先大量用清水沖患部,不要弄破水泡趕緊就醫。醫生會開口服藥降低發炎與搔癢感,塗抹的藥膏一天至少換藥2次,盡量不要弄破水泡可以減少患處的感染與色素沉著。

很多人對於許多病症或傷害的處置態度都不正確,常常自己下判斷或道聽途說亂信謠言偏方,而導致常常有延誤就醫造成更大傷害的結果。隱翅蟲是很討厭也有點危險,但是萬一遇上了也不要慌張,趕緊看醫生吃藥擦藥,幾天就好了。

LION的水泡只有約半截小孩小指頭那樣大,卻被他父親刻意弄破了,『以為』這樣比較快好。但這是錯誤的,任何皮膚上的水泡範圍的皮肉已經因水泡而分離,如果刺破水泡等於增加了裸露無屏障的皮膚,反而增加感染發炎的機會。幸好已經看了醫生吃藥擦藥了,過幾天應該就會好了。

有傷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也不可輕易對不確定的病證妄下判斷,先求診確認之後再遵從醫囑正確照護,才是一種健康且安全的態度喔!最後別忘了進入夏季了,出入山林野地草皮農村,一定要隨時留意家人的安全防護喔。

文by~小蝶
圖by~圖一我在露臺拍到的,圖二取自網路,供參考。